建设成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wenzhanglaiyuan:】 【fabushenhe:ac5ba144-3f57-4d3a-b8d5-1511af833eba】 【fabushijian:2020-06-27】
一、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专业代码 082500
三、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四、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可实行学分制的,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可实行弹性学制)。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与销售等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管理知识、具备熟练维修、销售等技能的中级汽车修理工与技术服务人员,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
根据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服务的特点,汽车维修从技术水平角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技术总监、维修组长和维修工。其职业能力所对应的专业能力如下:
项目 | 编号 | 能力要求 |
基本知识要求 | 1 | 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
2 | 掌握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 |
3 | 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 | |
4 | 掌握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面的专业知识 | |
必备 | 1 | 能识读汽车各类结构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
2 |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
专业能力要求 | 3 | 能正确选择并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仪器与设备 |
4 | 能正确使用汽车检测、诊断仪器和设备 | |
5 | 具有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维修资料查询和汽车维修咨询服务的能力 | |
6 | 具有驾驶汽车的能力 | |
7 | 能完成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诊断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 |
8 | 能完成汽车常见维修作业项目 | |
9 | 具有诊断汽车一般故障的能力 | |
10 | 能完成汽车机电维修作业(汽车机电维修方向) | |
11 | 能完成汽车空调与电气设备维修作业(汽车电气维修方向) | |
12 | 具有汽车性能检测的相应能力(汽车性能检测方向) | |
13 | 具有汽车维修接待的相应能力(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向) | |
备注 | 1~9 项为专业技能方向的基本要求 | |
1 | 了解与本岗位相关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收费标准; | |
2 | 熟悉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机动车电路图识图知识; | |
3 | 掌握机械制图、液压传动、极限与配合、机动车常用材料知识; | |
4 | 掌握机动车维修专业知识,了解机动车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 新技术; | |
5 | 掌握发动机、底盘及其控制系统零部件的常规检验方法;工艺规程和竣工验收标准;系统故障诊断原理和方法; | |
6 | 了解常用维修、检测仪器和设备的结构原理。 |
2、非专业能力
;
六、职业范围及相关证书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方向 |
1 | 汽车机修维修 | 汽车维修工(四级) | 汽车机修 |
2 | 汽车电器维修 | 汽车维修电工(四级) | 汽车电器维修 |
3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车辆技术评估 | 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从业资格证)、车辆技术评估员(从业资格证) | 汽车性能检测 |
4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机动车维修业务接待员(从业资格 证) | 汽车维修业务 接待 |
说明: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取的 1 或 2 个证书。
七、本专业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修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用,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和部件的检修。
7、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分析和排除车辆常见故障的能力。
10、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11、能通过语音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三)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
八、课程设置和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职业生涯规 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 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2 | 职业道德与 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3 | 经济政治与 社会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4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 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2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60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28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28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 特色 |
96 |
9 |
物理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48 |
10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 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44 |
11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 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12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 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二)专业核心与技能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文化 |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能简述汽车名人事迹,掌握汽车运动等相关知识,了解世界著名汽 车公司和名车车标的相关知识 |
32 |
2 |
汽车定期维护 (一) | 了解汽车的类型、型号,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测,能完成汽车 5000 公里以内的各级维护,培 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
64 |
3 |
汽车机械基础 | 了解汽车常用传动机构的构造、原理和液压传动相关知识;掌握汽车中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 原理,具备正确识读汽车零件图的能力。 |
96 |
4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级管等汽车常用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性能检 测,能够熟练运算简单的直流电路物理量。 |
96 |
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发动机。 |
96 |
6 |
汽车底盘的构造与拆装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能, 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
96 |
7 |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 |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熟练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系统 简单故障。 |
76 |
8 |
汽车转动系统维修 |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和注意零部件的作用,能正确使用、维护和就车检测自动变速器;能拆卸、装配检验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总成, 能排除普通传动系统简易故障。 |
76 |
9 |
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 | 掌握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悬挂、转向和制动系统各总成部件,掌握 ABS 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 作原理。能排除简单的故障。 |
114 |
10 |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 | 掌握蓄电池、起动机、发电机等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控发动机的供油、点火、进排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检测设备检测 电器与控制系统的零部件,能排除简易故障。 |
152 |
11 |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 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维修手册,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基本工具,对设备进行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各总成部件,能排除车身电气 设备常见故障。 |
114 |
12 |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 掌握汽车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工具、设备进行制冷剂的回收、 净化和加注作业,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空调 |
76 |
系统各总成部件及控制系统,能排除汽车空调系统简单故障。 | |||
13 |
汽车定期维护 (二) | 在定期维护(一)的基础上,掌握汽车相关零部件的检查和调整能力,能完成汽车 40000 公里以内的维护工作,能进行车轮换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汽车电气系统工作情况检查等车辆维护作 业。 |
76 |
(三)选修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涂装技术 | 了解喷涂前的准备、底漆的施工、原子灰的施工、中涂漆层的施工、面漆的喷涂、塑料底材的涂 装、汽车车身护理。 |
36 |
2 | 汽车钣金技术 | 车身损伤分析、车身尺寸测量、汽车钣金修复 基本工艺、车身损伤修复、车身零件的更换。 | 36 |
3 | 电子车身测量与校正 | 了解汽车车身结构、汽车的碰撞损伤、钣金手工成型与修理、汽车车身的检测、承载式身的校正、 车身板件的更换 |
36 |
4 |
汽车美容与装潢 | 了解汽车美容的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方法。轿车车身修复技术、涂装基本工艺,汽车美容基础、汽车美容护理设备与工具、汽车美容系列用品、汽 车美容项目操作;汽车内外装饰、汽车精品的选装 |
36 |
九、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变为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学生通过获取工作任务信息、实施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锻炼职业技能,边工作边学习,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完成任务实施过程,并进行工作结果检查评价,获得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诠释了“学习的方式是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职教理念。
在专业技能教学中,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岗位能力和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为主线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二)教学评价
专业课程的考核
专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过程考核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的实施过程来进行评价。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从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性和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教学单元评价表
评价表 | ||||||
考评项目 | 自我评价 | 小组互评 | 教师评价 | |||
素质考评(20 分) | 职业着装 (4分) | |||||
安全防护 (4分) | ||||||
环保意识 (4分) | ||||||
协作能力 (4分) | ||||||
创新意识 (4分) | ||||||
技能考评(50 分) | 任务方案 (10分) | |||||
工量具使用 (5 分) | ||||||
实操过程 (20分) | ||||||
完成结果 (10分) | ||||||
工单填写 (5分) | ||||||
合计(满分 70 分): | ||||||
(自评30%+互评30%+教师评价40%)总计: 分 | ||||||
学生签字: | 小组签字: | 教师签字: |
期末考核
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期末考试或考核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
教学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课程期评成绩=期末考核成绩*0.3+过程考核*0.7
2、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
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带队老师(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学生自评:占考核成绩20,由学生根据自己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企业考核:占考核成绩4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总结能力予以评定。实习报告中应包括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分析与评估、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经验体会与建议等。
实习带队教师考评:占考核成绩20,由带队教师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3、学生毕业条件
1).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获得所选技能学习方向对应的职业资格中级工证书;
3).顶岗实习成绩合格;
4).操行合格。
十、对专业教师及教材的要求
专业专任教师的要求
1).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具备专业领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获得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4).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5).具有“双师”素质,能独立承担 1-3 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6).具有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能力。
专业实训指导教师的要求
1).通过教学培训,具备教学能力;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3).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承担实训教学指导任务,具有实训设备维护维修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4).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师”素质;
5).能独立承担 1-3 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指导工作,独立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6).具有指导学生参加专业领域的技能大赛的能力。
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要求
1).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力资源主管、生产技术主管、技术开发人员、一线生产技术骨干;
2).具有 3 年以上的企业工作年限,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3).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或实训指导工作;
4).热心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4、教材配置要求
1).专业技能课程使用本学校自己开发的系列校本教材。
2).公共基础教材按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要求选用。
3).利用互联网、校企合作等方式共享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目标,改变传统单一纸质教材的现状。
十一、教学进程表 含教学周数、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各类课程学时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结构,具体见附件。
十二、学生应修学分
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本专业所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
本专业总学分为 130 分,其中必修 120 分,限选不少于 10 分。
附:教学进度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1 | 2 | 3 | 4 | 5 | 6 | |||||
19 | 18 | 19 | 18 | 19 | 18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18 | 2*14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20 | 2 | ||||||
3 | 经济社会与政治 | 2 | 20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20 | 2 | ||||||
5 | 就业指导 | 2 | 20 | 2 | ||||||
6 | 体育与健康 | 6 | 98 | 2*14 | 2 | 2 | 2 | 2 | ||
7 | 历史 | 2 | 20 | 2 | ||||||
8 | 语文 | 6 | 78 | 4*14 | 2 | 2 | 2 | |||
9 | 数学 | 3 | 76 | 4*14 | 4 | |||||
10 | 英语 | 2 | 40 | 4*14 | 4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36 | 4*14 |
12 | 音乐 | 2 | 20 | 2 | |||||||
13 | 心理健康 | 2 | 30 | 1W | |||||||
小计 | 35 | 496 | 156 | 140 | 80 | 80 | 40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 | 14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3 | 54 | 4*14 | |||||
15 | 汽车机械基础 | 3 | 60 | 6 | |||||||
16 | 机械制图与 CAD | 3 | 54 | 4*14 | |||||||
17 | 汽车材料 | 2 | 40 | 4 | |||||||
18 | 汽车定期维护(一) | 2 | 60 | 6 | |||||||
19 | 汽车文化 | 2 | 36 | 4 | |||||||
20 | 汽车制造工艺 | 2 | 60 | 6 | |||||||
21 | 发动机机械维修 | 3 | 80 | 8 | |||||||
22 | 汽车悬挂、转向制动系统维修 | 4 | 80 | 8 | |||||||
23 |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 | 3 | 60 | 6 | |||||||
24 | 汽车传动系统 | 3 | 60 | 6 | |||||||
25 |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 3 | 40 | 4 | |||||||
26 | 汽车定期维护(二) | 2 | 60 | 6 | |||||||
27 |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 2 | 60 | 6 | |||||||
小计 | 37 | 804 | 144 | 160 | 220 | 220 | 60 | ||||
专业方向课程 | 28 | 汽修维修接待实务 | 3 | 60 | 6 | ||||||
29 | 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 3 | 80 | 8 | |||||||
30 | 职业工种训练与考级 | 3 | 60 | 6 | |||||||
31 | 小计 | 9 | 200 | 200 | |||||||
实训课程 | 1 | 钳工操作实训 | 3 | 60 | |||||||
2 | 焊工操作实训 | 3 | 60 | ||||||||
3 | 汽车专业认知 | 3 | 60 | 2W | |||||||
4 | 整车构造拆装实训 | 4 | 90 | 3W | |||||||
5 | 汽车保养与维护(一) | 3 | 60 | 2W | |||||||
6 | 汽车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 2 | 60 | 2W | |||||||
7 |
汽车悬挂、转向制动+仿真 | 4 | 90 | 3W | |||||||
8 | 汽车发动机实训+仿真 | 4 | 120 | 4W | |||||||
9 | 汽车传动系统 | 4 | 120 | 4W | |||||||
10 |
汽车电器操作实训+仿真 | 4 | 90 | 3W | |||||||
11 | 汽车电控发动机实训+仿真 | 4 | 120 | 4W | |||||||
12 | 考证强化训练 | 4 | 90 | 3W |
13 | 顶岗实习 | 6 | 540 | 18W | |||||||
小计 | 48 | 1560 | 210 | 210 | 210 | 210 | 210 | 540 | |||
军事训练 | 1W | ||||||||||
校园文明礼仪实践(值周) | 6 | 150 | 1W | 1W | 1W | 1W | 1W | ||||
实践性教学合计 | 48 | 1560 | 210 | 210 | 210 | 210 | 210 | 540 | |||
早自习 | 2 | 5 | 5 | 5 | 5 | 5 | |||||
晚自习 | 2 | 10 | 10 | 10 | 10 | 10 | |||||
说明:
本计划按照每学期18周安排教学,第1学期安排实践性教学9周,第2-5
学期安排实践性教学 8 周,第 6 学期安排顶岗实习 18 周。
本计划适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中级工技能鉴定于第5学期进行。
军事训练、校园文明礼仪实践(值周)、早自习、晚自习由学生处负责安排。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